教育之我見

登山健行.jpg  

    拙荊跟我說她提出退休申請,我一點也不訝異,從民國64年出校門投入教育工作已經30多個年頭,除了不願意當老大(年紀在同事中最大)之外,我想環境變遷也是原因之一,現在的老師除了要用心教學之外,還要分心應對學生家長,多元社會有很高比例的外籍配偶、單親家庭,經濟衰退造成失業社會問題,還有弱勢族群、強勢族群...等等,這對任何老師都是沉重負擔。30多年來她一直相當投入也相當享受這項工作,常聽她說起學生某某回到學校看她、某某學生在哪裡高就,街上遇到某家長感謝他對孩子的教誨等等,那種眉飛色舞的表情,能讓人分享她的成就,選擇55歲退休,我知道不是為了多領幾個退休俸,只是合理化她退休的意願而已,離開教職對她還真是相當難的抉擇。 

    小時候在學校受到老師打罵,回來連提都不敢提,提了會受父親再修理一次,記得四年級時玩一把新買的小刀,那是削鉛筆用的小刀片,幼小心靈有任何新文具都是寶,不忍釋手,卻不小心劃到旁邊同學的臉,臉上有輕微一道痕跡,同學的媽媽帶同學來家裡問罪,父親不問青紅皂白,拿起竹絲篾就打我給同學的媽媽跟同學看,嘴裡直說「教勿耶!教勿耶!看你以後還敢不敢!」,媽媽在旁邊,她沒有插手,她知道竹篾打了只是皮肉痛,打我是跟同學的媽媽道歉,這是教育;最後還是同學的媽媽去搶父親手上的竹篾,說「好了!好了!可以了!」,這表示同學的媽媽原諒我的粗心,這件事老師根本不知道。 

    三年級時,有位同學不學好,受到老師責備,那是剛出校門蔡姓女老師,很認真教我們,不學好的同學回家說了一些不是事實的話,惹動他的父親跟大哥到學校找老師理論,鄉下人罵不出斯文的話,都是三字、七字直貫,女老師哭得好傷心、好委屈,當時教室就在辦公室隔壁,好像辦公室也沒有人說家長的不是,這事我有深刻的印象;後來據說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颱風夜晚,時值29歲正該英氣煥發的這位同學,竟然溺斃在一處荒郊的水溝,原因是越獄,逃避追緝。 

    功利主義抬頭的社會,有權勢者仗權勢以凌人,有利器者恃利器以揚威,何嘗反躬而自省,所思所為往往以一己之見為天下觀,何曾思慮「用心計較般般錯,退步思量步步難。」因此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衝突及矛盾,所以思想空洞讓人思維貧乏,功利主義抬頭讓人矇蔽短視,這種現象隱藏社會各個角落,這個社會又豈能不病。

    我們很容易錯把「溺愛」當「真愛」,不忍見孩子稍受一點折磨,過度溺愛不僅削弱孩子的自主能力及抗壓能力,也會影響孩子的社會價值觀,成長後的孩子當然不能適應競爭的社會,更否想承擔未來的社會責任。作為父母誰不希望孩子將來成為社會中堅!又有哪位家長願意孩子成為社會的負擔,所以有遠見的家長要用心思考孩子的成長環境,不要自設杵臼,杵搗一生後悔。

    當前社會民意高漲,來自家長的壓力往往扭曲、影響學校教育的堅持,所以讓人擔心的不祇是教育政策,還有昧於社會現實的校園經營。學校教育是專門學問,當我們要涉入其中時,先做功課是必需的,少子化的影響,孩子個個是寶,溺愛孩子已經成為社會通病,當前嚴重的社會問題往往淵源於孩提時代的溺愛,當成長過程不能理解、明辨是非時,出了校門就可能製造社會的是非,甚至擾亂社會秩序,當一個人受到社會再教育時,代價是相當可觀的。

    學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環,真正塑造小孩未來前程的是家庭教育,很可惜現代的家長把所有的教育託付給學校,卻忽略了本身的責任--家庭教育,當教育出現問題時,總把責任推卸給學校,這就是社會怪像-千錯萬錯都是別人錯,自己永遠不會錯;孩提時代,父母都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,是模仿的對象,設若父母沒有做好英雄的角色,豈能奢求孩子將來成為英雄。 

    教育是百年大計,對老師來說這是良心事業,眼前的學生就如他們的孩子,心中只盼望將來可以看到他們出人頭地,成為社會的中堅、棟樑,但是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愛心卻需要相當長的時間,只是社會造成老師的壓力,已經讓部分老師無暇去「想」受學生感恩的心。就當前社會型態,民意高漲,老師的社會地位大不如前,但教育仍是一個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良心事業,期盼所有老師能夠執著專注於教育專業,引導孩子走向未來,切莫因為些許挫折而懷憂喪志,這個社會才會美好。 

    冷眼橫看這個社會充斥批判、檢討別人的聲音,卻絕少自省的涵養,設若以半生不熟的認知,去干涉學校管理或指揮老師教學,是非常不智的行為,學校生活是社會生活的雛型,從旁關心注意孩子的成長,切莫過與不及,讓孩子的生理及心理能夠得到均衡發展,才是真愛孩子。所以說「沒有問題學生,只有問題家長。」為了國家社會的整體發展,讓我們多一點反思的修為,共同正視、思考、面對教育問題。   2008/11/15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97年寫這篇文章時拙荊尚未退休。
988月他離開最愛的教職生涯,退休重新當學生。
9912月電視劇上看到一段話"我們要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,孩子才能成為自己生命中的主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無爭求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