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篇「翁啟惠的醣分子世界」中報導「『我不要做me too的研究!』正是這種信念推動翁啟惠進入艱難複雜的醣分子領域,經過多年抽絲剝繭, 現在總算對醣分子有一些初步了解,並得以應用到各種疾病的診治。」(1)

這是2008年的報導,事隔8年,翁啟惠先生正陷入浩鼎案風波,從一個應該是高風亮節,風骨典範的中研院院長,一下子緇塵染素衣,百口莫言,所以只要是人就很難受到錢的利誘,人在江湖,換了位置哪能不換腦袋,科學家遇到錢也會正常 (2)。

估不論翁先生現在遭遇的困境,站在研究學問的立場,翁啟惠不做 Me too 的研究,使他成為享譽國際的科學家,2014年6月,國際科學界大獎「沃爾夫獎」化學獎就頒給他,對於醫學發展,人類健康福祉的貢獻,有其不可抹滅的一面。

學問研究有些是跟著前人的腳步,有些是追求未知的領域,這就是所謂 Me too 和做自己 (不做 Me too ) 的分野,後者當然困難許多,這種研究必須有豐富的知識,累積的經驗及自信做後盾,而且具備有看到未來的能力,不恐懼,不動搖,一如暴風雨中的前導車,不只要承擔前進的風險,還要引導後方來車。

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場無止境的科學研究,有人習慣於 Me too,複製他人的經驗,傳播他人的觀念,卻無自己的作為;有人樂於做自己,尋覓自己的世外桃源,披荊斬棘,樂此不疲。

理論的存在是等著被推翻或推薦,但其真正存在的目的是為了服務人類。我等凡人,無力回天,所以在既有的理論上,開闢更遠的腹地,這需要摒棄舊有觀念 (Me too) ,重新思考理論服務的目的與方向,始有所得。

我一直把太極拳當作一門學問在研究,現在人打拳、練拳喜歡 Me too ,因為大部分的人除了興趣、自己健身或當教練推廣、服務群眾以外,找不出拳的其他服務觀念與方向。我們一直在胡同裡繞,在自己身體內轉,而這個身體當下並不缺乏平衡,也不缺乏生發之氣,因此拳的範疇只是養生運動的方式之一。一直等到時候到了,身體成為心靈的牢房,才驚覺到「渾渾噩噩睡夢間,浮生難得半日閒;早知無常來得速,悔卻當初不修仙。」

武術界喜歡敘說門內前賢的豐功偉業,但這些輝煌有多少庇蔭於後代門人,前賢的光輝隨前賢消逝,無法複製與後代門人,站在學習研究的立場,是後代的努力能替前賢爭多少光輝。

就我學拳的觀念與覺悟,50歲以前的學習路程,是一段習慣於模仿,習慣於人云亦云,習慣於被暗示,甚至習慣於被操弄的艱辛歲月,這是一段遷就於世俗想法的往事。50歲中風那年,我開始再度思考太極拳的服務觀念及方向,其中老師 (藍守正老師) 的關懷是引導我前進的動力。

現在我的人生觀念是「人生如潮汐」,60歲以前往者已矣,60歲以後來者可追。60歲是興致勃勃、風箏高飛的年代,有許多60歲以前沒有完成,或不知道如何完成的志業,都可以盡力完成;因此60歲以後的運動觀念與模式就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。退休後有人沉醉於享受寧靜,有人喜歡周遊列國,享受旅行遊戲, Me too 有時也是一種風潮。

1、翁啟惠的醣分子世界,科學人雜誌2008年第79期9月號
http://sa.ylib.com/MagCont.aspx?Unit=featurearticles&id=1248

2、2016年04月28日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realtimenews/article/new/20160428/848517/
中研院長翁啟惠語出驚人,一句話讓立委呆住了。
今日出刊的《蘋果》報導,立委何欣純昨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翁啟惠時表示,翁的想法可能跟全台灣民眾不一樣,脫離社會期待,不料翁竟回應:「科學家本來就不正常。」

arrow
arrow

    無爭求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